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表弟李定的作品,情感真挚而沉痛。
首联"子舍竞诜诜,号天日月昏"描写了李定家中子女众多("诜诜"形容人多的样子),但如今他去世了,家人哭喊声震天,连日月都显得昏暗无光。这里用夸张手法表现亲人离世的悲痛。
颔联"有绡传秀像,无药反英魂"说虽然还有画像留存("绡"指丝织品,这里指画像),却没有灵药能唤回他的生命。"秀像"与"英魂"形成对比,突出生死两隔的无奈。
颈联"右棘官虚位,西山墓闭门"写李定生前担任的官职现在空缺("右棘"代指官职),而他的坟墓已在西山紧闭。通过生前身后的对比,凸显人生无常。
尾联"遣余衣上泪,时复有啼痕"最为动人,写作者衣服上的泪痕未干,又添新泪。这个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看到一位不断拭泪的伤心人,将失去亲人的绵长悲痛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而是用家庭场景、生前身后对比、日常细节等朴实描写,传递出亲人离世后那种挥之不去的哀思。最打动人心的正是这种真实而克制的悲伤,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作者痛失亲人的心情。
赵抃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