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清晨时分的感慨,表达了一种怀才不遇、生活困顿的无奈心情。
开头"鼕鼕曙鼓五更初"描写天刚蒙蒙亮,远处传来报更的鼓声,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枚数何门可曳裾"用自嘲的语气说,自己不知道该去哪个权贵门下求取功名,暗示仕途不顺。
中间四句写日常生活困境:宁愿教孩子读旧书也不愿巴结权贵,家里穷得连招待客人都困难。经常饿肚子只能借酒消愁,身体多病更没法专心写作。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清贫知识分子的窘迫。
最后两句用自嘲作结:笑自己没本事当官("视草"指起草诏书),就算像司马相如那样死后留名又有什么用呢?这里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透露出文人骨子里的清高。
全诗语言朴实,通过晨起时分的所见所感,把古代读书人"穷且益坚"的矛盾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虽然处境艰难,但宁愿保持尊严也不愿趋炎附势,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