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楼对雨同南士桐音暨姜生兆熊得丝字

黄菊湿东篱,高楼对酒卮。
穷交来魏相,贤主是姜维。
幔捲侵寒早,林深入午迟。
重阴垂埤堄,细雨乱罘罳。
合坐秋霖唱,遥山夏后祠。
登临愁思起,时绕玉壶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雨绵绵的日子,几位朋友在高楼上饮酒赏景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人物比喻,展现了深秋时节的萧瑟氛围和朋友相聚的温暖。

开篇"黄菊湿东篱"用被雨水打湿的菊花点明季节和天气,高楼对饮的画面立刻让读者感受到聚会的氛围。诗人把朋友比作历史名人:将穷困之交比作贤相魏征,把热情好客的主人比作三国名将姜维,这种比喻既幽默又贴切。

中间部分着重描写环境:雨幕低垂笼罩着城墙,细雨模糊了窗外的景色。这些描写不仅营造出朦胧的意境,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从清晨的寒意到午后的阴雨,朋友们一直把酒言欢。

最后诗人触景生情,听到远处祠堂传来的歌声,看着雨中的远山,不禁涌起愁思。但"玉壶丝"(可能指酒壶或琴弦)的意象又将思绪拉回当下的欢聚,形成情感上的回环。

全诗最妙处在于将秋雨的清冷与友情的温暖形成对比,用细腻的笔触把一次普通的聚会写得既有意境又充满人情味。通过雨景的层层渲染,最终落在"愁思"与"玉壶"的矛盾统一上,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复杂而真实的情感波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