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过滹沱送吕山人游嵩山二十韵
凉露零未晞,秋容淡新沐。
公馀繁虑消,亲朋来不速。
宝阁恣登临,层梯倚云矗。
盘礡上清冥,初疑到天竺。
巍巍金佛尊,身具千手目。
万寿祝洪禧,祈民锡多福。
力疲强跻攀,扶衰藉方竹。
玉宇廓澄清,刚风气凝肃。
恒岳护神燕,滹沱浸坤轴。
远眺入微茫,关山点横幅。
胜境会招提,西成逢岁熟。
禅僧喜相留,殷勤烹茗粥。
情契两忘形,素餐供野蓛。
安用食蒸豚,予已厌粱肉。
便欲脱尘嚣,觉缘宜一宿。
陈迹漫兴怀,纷纭真梦鹿。
祸福孰先知,悠悠常倚伏。
代谢无停机,百年双转毂。
夕照下高城,苍烟起乔木。
猿鹤怨归迟,幽人在空谷。
公馀繁虑消,亲朋来不速。
宝阁恣登临,层梯倚云矗。
盘礡上清冥,初疑到天竺。
巍巍金佛尊,身具千手目。
万寿祝洪禧,祈民锡多福。
力疲强跻攀,扶衰藉方竹。
玉宇廓澄清,刚风气凝肃。
恒岳护神燕,滹沱浸坤轴。
远眺入微茫,关山点横幅。
胜境会招提,西成逢岁熟。
禅僧喜相留,殷勤烹茗粥。
情契两忘形,素餐供野蓛。
安用食蒸豚,予已厌粱肉。
便欲脱尘嚣,觉缘宜一宿。
陈迹漫兴怀,纷纭真梦鹿。
祸福孰先知,悠悠常倚伏。
代谢无停机,百年双转毂。
夕照下高城,苍烟起乔木。
猿鹤怨归迟,幽人在空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送别友人的场景,充满了禅意和人生感悟。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秋日登高的画面感
诗开头用"凉露""秋容"营造出清爽的秋日氛围。诗人公务之余与亲友登高,宝阁、层梯的描写让人仿佛看到他们一步步攀登的身影。金佛、千手观音的细节,让读者能想象出寺庙的庄严景象。
2. 自然与禅意的交融
"刚风气凝肃""滹沱浸坤轴"等句,把秋风、河流写得很有力量感。在寺庙远眺时,关山像画轴般展开,这种将自然景观与禅寺意境结合的写法,让人感受到超脱尘世的美。
3. 朴素的生活情趣
诗中"烹茗粥""供野蓛"这些细节很接地气,用粗茶淡饭对比"蒸豚粱肉",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这种从日常中见真趣的描写特别打动人。
4. 深刻的人生感悟
后八句是全诗精华,诗人感叹人生如"梦鹿"般虚幻,祸福难料。用"百年双转毂"比喻时光飞逝,最后"苍烟起乔木"的暮色描写,烘托出淡淡的惆怅,让送别之情更显深沉。
整首诗就像用文字绘制的山水画卷,既有登高望远的开阔景象,又有对生活的细腻观察,最后升华为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一次秋日送别,把我们带入了超然的禅意世界,又落回到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层次非常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