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您理解其精髓和魅力:
《全州》这首诗描绘的是全州的自然景色和人文风情。
首句“城郭依稀小画图”,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全州城的大致轮廓,给人一种朦胧而又美丽的感觉,就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第二句“佛光迥照铁浮屠”,这里的“佛光”指的是阳光或神圣的灵光,“铁浮屠”可能指的是城墙或者某种坚硬的建筑。诗人可能是在描述阳光照在城墙上形成的壮观景象,或者是在描述一种神圣的氛围。
第三句和第四句“斑斓归洞见盘瓠,格磔满林闻鹧鸪”,诗人开始描绘全州的自然景色。“斑斓归洞”可能是在描述动物进入洞穴的场景,“盘瓠”可能是指某种动物或神话中的生物。“格磔满林”和“闻鹧鸪”则描绘的是鸟儿的叫声充满了树林,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第五句和第六句“蒸水北吞双练急,湘山南耸一螺孤”,开始具体描绘全州的地貌。“蒸水北吞双练急”可能是在描述一条名为蒸水的河流向北流去,水流湍急。“湘山南耸一螺孤”则是在描述湘山南部有一独特的山峰,形状像一颗螺丝。
最后两句“停鞭欲问炎州事,不奈侏离见矮奴”,可能是诗人在描述自己停下马来,想要询问关于炎州的事情,但却因为某种原因(如语言不通或无人回应)无法得知,只能看到身边的矮奴。这里的“侏离”可能指的是遗憾或失落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而具体的描绘,展现了全州的自然美景和人文特色,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绪。
陈孚
陈孚(1259 — 1309)元代学者。字刚中,号勿庵,浙江临海县太平乡石唐里(今白水洋镇松里)人。至元年间,上《大一统赋》,后讲学于河南上蔡书院,为山长,曾任国史院编修、礼部郎中,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诗文不事雕琢,纪行诗多描摹风土人情,七言古体诗最出色,著有《观光集》、《交州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