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八日诣草堂不遇舟中录记

鼓枻溪头动晓行,衣裳润浥露华清。
东风移帆浪花起,幽鸟避人霜羽轻。
片玉峰寒松倚秀,草堂春早柳含情。
山人领鹤之何处,惆怅归来雨满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寻访友人却未遇的场景,充满清新自然的意境和淡淡的怅惘。

开头两句写清晨划船出发的情景:船桨击水的声音打破宁静,晨露打湿了衣裳,整个画面湿润而清新。"东风移帆"两句用动态描写让画面活起来:风吹动船帆掀起浪花,白鸟被惊动时展开霜白的羽毛轻巧飞走,既展现了清晨的生机,又暗含"不遇"的伏笔。

中间两句转向对友人住所的描写:山峰像美玉般透着寒意,青松却依然秀挺;草堂前的柳树在早春已萌发嫩芽,仿佛含着柔情。这两句用"松"和"柳"的意象,既点明时节是初春,也暗喻友人的高洁品格。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友人带着鹤不知去了何处("山人"指隐士,"鹤"是隐士的象征),归途中突然下起雨来,满城的雨丝就像诗人惆怅的心情。这个结尾很巧妙,把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融为一体,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诗人访友不遇的淡淡失落。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画,有声音(鼓枻)、有色彩(霜羽、片玉)、有动态(移帆、避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把寻常的"访友不遇"写得充满诗意。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不直说失望,却用"雨满城"来传递情绪的手法,让人读后能会心一笑——原来古人也会因为白跑一趟而郁闷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