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端午节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传统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还有对未来的期待。
开头两句说,年纪大了遇到节日反而百感交集,点上香火却觉得心里乱糟糟的。这里用"焚香"这个端午节习俗,带出内心的烦躁不安。
中间四句用端午节的两个典型场景展开: - 人们怀念旧俗继续饮酒(古人有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龙舟在波浪中颠簸时鼓点也敲得杂乱。这两句表面写节日热闹,实际暗指世道不太平。 - 接着用香草枯萎和新芽萌发作对比:不心疼香草凋零变成腐草(比喻旧事物消亡),宁愿看到香草重新发芽(期待新事物生长)。这里"蕙""荃"都是屈原诗中常用的香草,暗含对屈原精神的思考。
最后两句回到现实:灯下读屈原的《离骚》总觉读不透其中深意,这时一场雨飘洒而来,仿佛笼罩了整个海角天涯。这个结尾很有画面感,把个人的愁思和天地间的风雨融为一体,既写实又充满象征意味。
全诗巧妙地把端午节习俗、屈原典故和现实感慨编织在一起,通过"香草-风雨"这些意象,表达了在动荡时局中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思考。语言看似平淡,但每个节日元素都暗含深意,需要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