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绣衣忠清堂韵

黄甲高标赐出身,一官今喜立通津。谠言曾落将军胆,直气仍埋御史轮。

葵萼寸心常向日,梅花清骨不沾尘。少年更际平成会,封事还看达紫宸。

现代解析

这首诗赞美了一位正直清廉的官员,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展现了他的品格和抱负。

前四句写这位官员的仕途成就:他通过科举考试(黄甲)获得功名,现在担任重要职位(通津指要职)。他曾经直言进谏让将军都害怕(谠言落胆),像汉代张纲一样敢于弹劾权贵(埋轮是张纲的典故)。

五六句用两个生动的比喻:他像向日葵始终朝着太阳(象征忠君爱国),又像梅花般清高不染尘埃(比喻廉洁正直)。这两个日常可见的植物形象,让抽象品格变得具体可感。

最后两句展望未来:正值太平盛世(平成会),相信他还能写出更多奏章(封事)直达皇帝(紫宸)。这里透露出对清明政治的期待,也暗含"年轻人未来可期"的鼓励。

全诗就像给清官画了幅肖像:既有科举入仕的奋斗经历,又有刚正不阿的工作表现,还有向日葵、梅花这样接地气的品格比喻,最后以充满希望的未来收尾。这种用具体形象表达抽象品质的手法,让古代清官形象跃然纸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