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龙溪黄氏璞园学舍园在黄石斋先生邺山书院之旁

有明熹庙壬戌科,先公典试人材多。
漳浦黄公出门下,匣开虹见腾太阿。
海南砚果读书种,凛凛气节坚不磨。
传道邺山讲学处,堂三亭五流弦歌。
百年旧基废复举,先型遗爱神人呵。
乃有江夏令兄弟,闻风兴起勤规摩。
增置园亭作学含,分岩绝壑依陂陀。
兹山奇丽富景色,背负峰面横江波。
朱明洞开返照入,赤城标建晴霞拖。
翠叠红稠锦绣谷,武夷九曲无或过。
呜呼黄公生逢百六运,不废礼乐因干戈。
三易群经有述作,疏说贯串祛其讹。
况今清晏尚儒术,礼门义路平不颇。
后生游谈但束阁,谁溯后海穷先河。
璞园之作志景仰,用意非独耽烟萝。
学比登山互鞭策,工得居肆群切劘。
连屋之书拂云树,讵让山林人姓何。
我少失学老而悔,诵芬咏烈渐颜酡。
万里题诗感离索,梦入幼塾还嘉禾。
焉得双翅奋闽海,游焉息焉安乐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写给福建龙溪黄氏家族"璞园学舍"的题赠之作。全诗通过赞美黄氏家族的教育传统,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敬仰之情。

诗歌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先型遗爱神人呵")讲述黄氏先祖黄道周(号石斋)的成就。这位明代学者曾在邺山书院讲学,培养了很多人才。诗人称赞他学问深厚、气节高尚,即使经历战乱也不放弃教育事业。

第二部分("乃有江夏令兄弟"到"武夷九曲无或过")描写黄氏后人重建学舍的盛况。他们在风景优美的邺山旁新建学舍,环境清幽,景色堪比武夷山。这里用生动的自然景观比喻学舍的美好环境。

第三部分("呜呼黄公生逢百六运"到最后)抒发诗人的感慨。他赞叹黄道周在乱世中仍坚持治学,现在太平盛世更应重视教育。诗人自叹年少失学,如今年老后悔,梦想能到这样好的学舍学习。

全诗的核心思想是:教育是传承文化的根本,好的学舍能培养优秀人才。诗人通过赞美黄氏家族重视教育、兴建学舍的行为,表达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好好学习的遗憾。

诗歌的魅力在于:
1. 用具体事例(黄氏家族)展现普遍道理(教育重要性)
2. 景物描写生动形象,让读者仿佛看到美丽的学舍环境
3. 情感真挚,既有对前人的敬佩,也有对自己的反思
4. 语言流畅自然,虽然写的是古代题材,但表达的思想至今仍有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