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即事

纸窗铺月白溶溶,炉火欺灯照室红。
万籁声沈人语定,好诗都在杳冥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冬夜的画面,语言简单却充满意境美。

前两句用颜色对比勾勒出冬夜特有的氛围:月光像水一样透过纸窗流淌进来,把房间染成柔和的白色;炉火的光比油灯更亮,把室内映照成温暖的红色。一白一红,一冷一暖,形成鲜明对比。

后两句转向听觉描写:当所有声音都沉寂下来,人们也停止说话时,最妙的诗意往往就在这种似有若无的朦胧境界中产生。"杳冥"这个词用得特别好,既形容夜色深沉,又暗指创作灵感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状态。

全诗妙在把冬夜的静谧与诗人的创作灵感联系起来,让人感受到:最好的艺术创作往往诞生于最安静的时刻。诗人用生活中常见的景象——月光、炉火、夜晚的寂静,道出了一个深刻的创作真理。

许有壬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