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梦中重访舅舅旧居的情景,充满了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和物是人非的感伤。
前四句写旧居环境:房子一半的窗户都临水而建,天气转凉时家人常乘轿子来此。月光透过碧绿的帘子洒进来,鲜花在晚霞映照下盛开。这里用"碧月""红云"的色彩对比,营造出梦幻般的氛围。
中间两句回忆童年趣事:在石阶边提着纸灯笼捉蟋蟀,穿着蜡木鞋走过长满青苔的小路。"搜蟋蟀""点莓苔"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孩童的天真烂漫。
最后两句抒发感慨:所有欢乐场景都像被风吹散般消逝,只能在春夜里反复梦见。一个"嬴得"道出无奈,百回梦境反衬现实中的永失所爱。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用明丽的画面反衬深沉的哀愁。就像我们翻看老照片时,越是记得当时的欢笑,越感到现在的怅惘。诗人把这种人人都有却难以言说的怀旧情绪,化作可触可感的诗意画面,让读者在共鸣中获得审美享受。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