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上船

厌听铃声爱入舟,只应洗耳向清流。
瓣香夜谒淮神庙,梦稳江南第一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厌倦喧嚣、向往宁静的旅人形象,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开头两句"厌听铃声爱入舟,只应洗耳向清流"直白地表达了作者对尘世喧嚣的厌倦。"铃声"象征着世俗的纷扰,而"清流"则代表着纯净自然的理想境界。一个"厌"字和一个"爱"字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展现了作者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后两句"瓣香夜谒淮神庙,梦稳江南第一州"则转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瓣香"指虔诚的祭拜,"淮神庙"是当地重要的文化地标,暗示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崇。最后一句"梦稳江南第一州"用梦境来比喻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江南水乡的宁静祥和正是作者心中最向往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将现实中的喧嚣与理想中的宁静形成强烈反差。语言虽然简单,但意境深远,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作者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这种追求内心平静、返璞归真的情感,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