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橄榄作比喻,讲了一个关于人生选择的哲理。
前两句写橄榄的外形和功效:橄榄两头尖尖像青玉("玉纤纤"),早上吃一颗能解酒("析朝酲"),让人神清气爽。这里把橄榄比作解酒良药,突出它的实用价值。
后两句笔锋一转,说人们往往更喜欢甜滑的食物("甘滑"),嫌弃橄榄的苦涩("苦口")。但诗人认为,正是这种略带苦涩的清爽口感("清严"),才是橄榄最珍贵的风味。
全诗的精妙在于:通过日常吃橄榄的小事,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往往不一定是甜腻讨好的,那些需要细细品味、略带苦涩的滋味,反而可能更值得珍惜。就像生活中,顺耳的话未必有益,逆耳的忠言反而更可贵。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