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 其一

梅梢柳萼未全开,日澹风和春意来。
雨后谁家有桃李,会须多买及时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生机与希望,语言清新自然,读来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梅梢柳萼未全开,日澹风和春意来"用简单的自然景物传递春天气息:梅花枝头的花苞、柳树新芽还未完全绽放,但柔和的阳光与微风已经带来了春天的感觉。诗人没有用夸张的描写,而是通过"未全开"这样真实的细节,让读者感受到春天刚刚萌发的状态。

后两句"雨后谁家有桃李,会须多买及时栽"突然转向一个生活化的场景:春雨过后,诗人看到别人家种的桃树李树,萌生了也要多买些树苗及时栽种的念头。这里巧妙地把春天带来的希望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栽种果树。这不仅是对春天生命力的赞美,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积极追求。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最普通的景物(梅、柳、桃、李)展现春天特有的生命力
2. 从观察到行动的转变,让诗意更接地气
3. "会须多买"这样口语化的表达,使诗歌充满生活热情
4. 传递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积极人生态度

诗人没有刻意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用质朴的语言记录下春天带给普通人的喜悦和干劲,这正是这首诗打动人心的关键。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