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马蹄墨一首柬留守郑广之玉峰李景辉二知己

汗血曾劳百战场,空遗踣铁在文房。
砚台夜迹元霜滑,笔阵朝冲紫雾香。
削玉(杜高蹄削玉寒)谩劳龙作剂(墨名龙香剂),藏金(汉武铸马蹄金)聊藉豹为囊(豹囊藏墨不坏见文房必用)。
可怜一蹶无人识,却欲追踪后二王。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咏叹一块马蹄形状的墨锭,实则借物抒怀,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感慨。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1. 英雄无用武之地(前四句) 用汗血宝马比喻墨锭——这墨就像曾经驰骋沙场的战马,如今只能闲置在书房。夜间研墨时墨汁如霜般滑润,清晨蘸墨书写时墨香如紫雾升腾。这里用战场到书房的转变,暗示人才被埋没。

2. 以珍贵之物自比(五六句) 说这墨像"削玉"般珍贵(借用杜甫诗句形容马蹄如玉),又像汉代宫廷特制的"龙香剂"名墨;说墨锭如汉武帝铸造的"马蹄金"般贵重,需要用豹皮囊保存。实际是暗指自己才华横溢却无人赏识。

3. 怀才不遇的呐喊(末两句) 直接抒发愤懑:就像良马失足无人识货,自己空有追赶王羲之、王献之(书法二王)的才能却不得志。最后"追踪后二王"的豪言与"一蹶无人识"的现状形成强烈反差。

全诗妙在: - 处处写墨,处处喻人 - 用"汗血宝马""马蹄金"等贵重意象堆叠,突出才高 - 结尾的对比充满戏剧性,让怀才不遇的苦闷更具冲击力 - 写给两位知己,更像是发出一声知识分子的共同叹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