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前五日大雪

一夜雪飞石径齐,清晨压我茅屋低。
小奴开门抱瓮出,赤脚汲水愁冲泥。
墙头饥乌太无赖,绕我阶上哑哑啼。
南山黄独寒无苗,长镵归来风怒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冬清晨的生动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底层人民的艰辛。

开头两句写大雪过后的景象:一夜大雪把石头小路都盖平了,清晨积雪压得茅草屋都显得低矮。这里用"压"字特别传神,让人感受到积雪的重量,也暗示了生活的沉重。

中间四句聚焦人物活动:小仆人开门抱着水瓮出去,光着脚在雪地里打水,却发愁泥泞难行。墙头饥饿的乌鸦不停啼叫,绕着台阶飞来飞去。这些细节描写非常真实——光脚说明贫穷,乌鸦啼叫更添凄凉,整个画面透露出生活的不易。

最后两句转向更深的感慨:南山上的黄独(一种可食用的植物)在严寒中找不到苗,农人扛着长镵(挖土工具)回家,耳边只有狂风怒号。这里既写自然环境恶劣,也暗喻生计艰难,连找食物都成了问题。

全诗用白描手法,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愁冲泥""饥乌""寒无苗"等细节,让读者自然感受到贫苦人在寒冬中的挣扎。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真实的生存状态——不是文人雅士赏雪,而是普通人如何在严寒中艰难谋生。诗人用平实的语言,让读者看到大雪美丽背后的另一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