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怀念过去、感慨时光流逝的作品,情感真挚而富有画面感。
前四句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展现物是人非的怅惘:
1. 开篇回忆两年前乘船经过玻璃般清澈的水面,突然看见新建的东楼闯入视野——这个"闯"字用得生动,显出当时初见新楼的惊喜。
2. 接着用"雁影随流水"比喻时光一去不返,"鹤归感非人"借用仙鹤归来的典故,暗示故地重游时老友已不在,只剩空荡荡的感慨。
后四句转向对老友的思念与慰藉:
1. "历历梦中似"说往事清晰如昨却像梦一样虚幻,"茫茫知者稀"感叹了解这段往事的人越来越少,透露出孤独感。
2. 最后找到安慰:幸好李季衡的性格风度与逝去的老友相似("风味肖"),期待有一天能和他一起倚着栏杆共赏晨光,在朝阳中畅谈。这个结尾温暖明亮,让整首诗从伤感转为希望。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的短视频:先闪回两年前的偶遇,再切换到如今空荡的景色,最后定格在"与友人看日出"的想象画面。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人人都会有的体验——看见某个地方或某个人,突然想起已经失去的时光和朋友,但在相似的灵魂身上又能找到慰藉。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