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宁国守沈察院九月严霜十五韵
九月十月交,卦应西北乾。
少昊犹执矩,玄冥遽行权。
庆元敦牂岁,夏无雨旸愆。
早禾既有秋,人斯望有年。
晚稻亦怀新,颖实相接连。
不间东南亩,宁分左右肩。
严霜忽早降,节候无馀暄。
黄熟乃无日,青乾空在田。
殆不如稊稗,那敢咏好坚。
造物岂弃遗,繄时失后先。
农夫亟欲诉,有司不谓然。
课无责之有,何异扼其咽。
使君恻兴念,官租为渠蠲。
作诗宽彼忧,至哉仁人言。
幸甚宣城民,信乎有二天。
少昊犹执矩,玄冥遽行权。
庆元敦牂岁,夏无雨旸愆。
早禾既有秋,人斯望有年。
晚稻亦怀新,颖实相接连。
不间东南亩,宁分左右肩。
严霜忽早降,节候无馀暄。
黄熟乃无日,青乾空在田。
殆不如稊稗,那敢咏好坚。
造物岂弃遗,繄时失后先。
农夫亟欲诉,有司不谓然。
课无责之有,何异扼其咽。
使君恻兴念,官租为渠蠲。
作诗宽彼忧,至哉仁人言。
幸甚宣城民,信乎有二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农历九十月间,农民遭遇严霜灾害后的困境,以及一位仁慈官员减免租税的故事。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灾害下的民生疾苦和官民关系。
开头通过"西北乾卦""少昊执矩"等天文历法意象,点明深秋时节。随后用对比手法:前半部分写庄稼长势喜人——早稻丰收在望,晚稻也颗粒饱满,田间一片生机;后半部分却急转直下,突如其来的严霜摧毁了所有希望,稻谷来不及成熟就干枯在田里,连杂草都不如。
诗人用"农夫亟欲诉,有司不谓然"揭露了基层官吏的冷漠——农民想申诉灾情,官员却不当回事。更讽刺的是,官府还在按正常年景征税,这就像"掐着脖子"逼人交粮。直到一位叫沈察院("使君")的官员体恤民情,减免租税,才缓解了灾情。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感慨:宣城百姓真幸运,遇到这样体恤民情的父母官就像有了"第二个天"。全诗通过庄稼从生机勃勃到毁于一旦的强烈对比,突出了天灾人祸的双重打击,更反衬出清官的可贵。诗人没有用华丽辞藻,而是用农民视角的白描手法,让读者真切感受到"靠天吃饭"的艰辛和仁政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