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四皓图
吾闻商山四老人,乃是秦世之遗民。
一朝遁入山中去,何事终身甘隐沦。
是时秦皇御寰宇,法令烦苛暴如虎。
儒生既坑六籍焚,黔首悲愁盈道路。
渭川东绕咸阳城,流水犹如带哭声。
伟哉四老乃何似,有若鸿鹄凌青冥。
长松落落瑶草绿,乱石苍苍满幽谷。
采芝一曲意翛然,不管人间荣与辱。
汉家书币远相招,忽睹衣冠来入朝。
皇储既定山中去,巢许安能事帝尧。
丈夫全身保名德,四老高风那可得。
看图西望意无穷,商山云外千峰碧。
一朝遁入山中去,何事终身甘隐沦。
是时秦皇御寰宇,法令烦苛暴如虎。
儒生既坑六籍焚,黔首悲愁盈道路。
渭川东绕咸阳城,流水犹如带哭声。
伟哉四老乃何似,有若鸿鹄凌青冥。
长松落落瑶草绿,乱石苍苍满幽谷。
采芝一曲意翛然,不管人间荣与辱。
汉家书币远相招,忽睹衣冠来入朝。
皇储既定山中去,巢许安能事帝尧。
丈夫全身保名德,四老高风那可得。
看图西望意无穷,商山云外千峰碧。
现代解析
这首《商山四皓图》讲的是秦朝末年四位隐士的故事,用生动的画面和对比手法,展现了乱世中知识分子的选择。
全诗分三个层次:
1. 暴政下的选择(前12句)
诗人先描写秦始皇的暴政——法律严苛、焚书坑儒、百姓痛苦,连渭水都像在哭泣。在这种环境下,四位老人像天鹅飞向高空一样,躲进商山隐居。这里用"长松瑶草"的仙境画面,对比咸阳城的压抑,突出他们"采芝不问荣辱"的洒脱。
2. 历史的转折(中间6句)
汉朝建立后派人请他们出山辅佐太子。诗人用"衣冠入朝"的庄重画面,对比之前"乱石幽谷"的隐居生活,暗示他们为稳定汉室做出了关键贡献,就像古代贤人巢父、许由不会做的事,他们却做到了。
3. 精神的礼赞(最后4句)
诗人直接赞叹:真正的大丈夫既要保全性命又要守护名节,四老这种境界实在难得。结尾"看图西望"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看到商山云雾中屹立的青峰,象征着四老精神永存。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暴政虎狼"和"隐士鸿鹄"的强烈对比,展现知识分子的骨气
- "采芝""衣冠"等具体意象,让抽象品格变得可视可感
- 最后将四老精神物化为"千峰碧"的自然景观,余韵悠长
- 对现代人的启示:在压力下如何坚守底线,在适当时机又如何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