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叫徐侍郎的官员的生日贺诗,用比喻和典故赞美他的才华和功绩。
前四句说:文章的好坏和时代兴衰有关,而徐侍郎这样的人才正好能振兴衰微的文风。他的文采像月光一样皎洁圆满,他的才华像织女织布一样精巧绝伦。这里用"姮娥月"和"织女机"两个神话典故,把徐侍郎比作神仙般的人物。
后四句说:徐侍郎继承了古代"正始"时期(三国时期)的清雅文风,又像江西诗派那样开创了自己的流派。诗人说自己仰慕徐侍郎已久,现在终于有机会献上这首贺诗,就像献上一炷心香,表达自己的敬仰之情。
全诗通过优美的比喻,把徐侍郎塑造成一个文采风流、德高望重的形象。诗人用"一瓣炉熏"这样细腻的意象,既表达了祝福,又展现了自己对徐侍郎的仰慕之情。诗中提到的"正始风流"和"豫章宗派"都是古代著名的文学流派,用来衬托徐侍郎在文学上的成就。
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