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悠远的江南水乡,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诗人超脱又略带惆怅的心境。
前四句像一幅水墨画:诗人来到这个百年风景胜地,不知不觉就沉浸其中。眼前是芦苇摇曳的河港小桥,远处烟雨朦胧的山村与田野相连。这些景物既有江南水乡的典型特征(小桥、芦苇、烟雨),又通过"连""入"等动词让画面流动起来,显得生动自然。
五六句转向听觉和视觉的微妙感受:暮色中,寺庙钟声从青翠的山雾里隐约传来,诗人常常独自望着初升的月亮度过黄昏。这里"疏钟""孤月"的意象用得巧妙,既写实又带着孤独的诗意。
最后两句点明心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感到现实生活的烦恼都消散了,只想和渔夫樵夫一起喝酒闲谈。"双愁绝"说明他放下了双重烦恼,"尽酒尊"的洒脱与前面静谧的景物形成有趣对比,展现了中国文人典型的"寄情山水"的人生态度。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最普通的乡村景物(桥、山、月亮、钟声)组合出空灵的意境,在宁静中藏着淡淡的孤独感,最后用喝酒的洒脱化解愁绪,这种"烦恼-超脱"的情感起伏非常真实动人。就像现代人偶尔去郊外散心,看着自然景色突然觉得生活烦恼都不重要了,只想好好享受当下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