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冷泉边夜坐时的宁静景象和内心感受。
前四句写景:空荡荡的亭子里,整座山的景色都映入眼帘;夜深人静时分,月光被高大的树木遮挡,清澈的泉水倒映着天上的云彩。这里用"亭空"和"夜静"营造出孤寂的氛围,而"影浸云"的描写特别生动,让人仿佛看到泉水映照夜云的画面。
后四句抒情:诗人说自己不去题写飘在水面的落叶(暗示不追求虚名),只想采摘山涧中的野菜(象征朴实的生活)。最后两句说涧水勾起了回忆,不知何时才能把这份山中的宁静带到城里去。这里"涧中芹"的意象很巧妙,既写实又暗含深意,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动静结合:既有静止的亭子、树木,又有流动的泉水和云影
2. 虚实相生:实写眼前景,虚写心中情
3. 对比手法:山中的宁静与城中的喧嚣形成潜在对比
4. 语言清新自然,就像山涧的泉水一样清澈见底
诗人通过这样一个普通的夜晚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喜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复杂心情,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返璞归真的意境。
葛天民
葛天民,字无怀,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徙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曾为僧,,字朴翁,其后返初服,居杭州西湖。与姜夔、赵师秀等多有唱和。其诗为叶绍翁所推许,有《无怀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