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亚夫检正岘湖堂

西岘山光照旧庐,北湖水色漾新居。翠鬟夜欲凌波去,玉镜晨当扫黛初。

万壑千岩双不借,轻风细浪一夫须。来书便当催诗雨,雪后灯前卷复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湖边新居的优美画卷,充满生活情趣和自然灵动之美。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展现新旧居所:西岘山的阳光依然照耀着旧居,而北湖的水波已在新居窗前荡漾。一个"漾"字让湖水有了动态美,暗示主人搬到了更亲近自然的住所。

中间四句用拟人手法写景:把夜色中的山峦比作凌波微步的少女发髻,清晨的湖面像刚梳妆完的玉镜。万壑千岩只需一双草鞋就能踏遍,轻风细浪中垂钓只需一绺胡须的耐心。这些比喻既清新又接地气,把山水写得像会打扮的姑娘和随性的老友。

最后两句最有趣:把来信比作催生诗句的春雨,雪夜灯下反复展读信笺的动作,像在舒展一幅山水画卷。这里把读书、作诗、赏景的闲适生活写得生动自然。

全诗妙在把山水人格化,用"翠鬟""玉镜"等女性意象写景,又用"不借草鞋""一绺胡须"等生活化细节冲淡文雅气,在精致与质朴间找到平衡,让读者仿佛看见一位隐士在湖光山色中读书垂钓的自在生活。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