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金山妙高台时看到的壮丽景色,语言生动,画面感极强。
首联"直上妙高台,登临亦壮哉"开门见山,直接表达登上高台的豪迈之情。"直上"二字让人感受到登山的急切和兴奋,"壮哉"则直抒胸臆,赞叹眼前景色的壮美。
中间两联用四幅生动的画面展现登高所见:
1. "一山凫水立":金山像一只浮在水面上的野鸭,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新颖,让静止的山有了动感。
2. "万室带烟开":千家万户的房屋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画慢慢展开。
3. "鼓阵催潮急":用战鼓声形容潮水奔涌的声势,让人仿佛听到潮声如雷。
4. "钟声绕岸回":寺庙钟声在江岸回荡,与潮声形成美妙的呼应。
尾联"江南青不断,遥接乱峰来"将视线拉远,描绘江南连绵的青山与远处起伏的群峰相连,展现出一幅辽阔的山水长卷。一个"乱"字用得巧妙,既写出山峰的错落有致,又暗示视线尽头的朦胧美。
全诗通过视觉(山、房屋、青山)、听觉(潮声、钟声)的多重感受,营造出立体的山水意境。诗人用通俗的比喻和生动的拟声词,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登高望远的畅快和江南山水的灵秀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