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虞山顶维摩院
西风近重阳,青女作奇酿。
高人事幽讨,木落秋可望。
山溪步屈曲,策以九节杖。
林空眼界宽,云深开法藏。
欢迎杂钟鼓,舞跃骇龙象。
载酒得良友,灵山拉寻访。
同来八九辈,俱能尚疏旷。
具馔击红鲜,折花泛新酿。
修竹当翠袖,泉声代清唱。
徘徊欲尽欢,更上层巅上。
要知本色人,方具六通相。
高人事幽讨,木落秋可望。
山溪步屈曲,策以九节杖。
林空眼界宽,云深开法藏。
欢迎杂钟鼓,舞跃骇龙象。
载酒得良友,灵山拉寻访。
同来八九辈,俱能尚疏旷。
具馔击红鲜,折花泛新酿。
修竹当翠袖,泉声代清唱。
徘徊欲尽欢,更上层巅上。
要知本色人,方具六通相。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朋友在重阳节前夕登虞山游玩的场景,充满了自然野趣和文人雅兴。
开篇用"西风"点明秋日时节,"青女酿奇酒"的拟人手法让秋风变得生动有趣。朋友们像隐士一样探寻幽静之地,落叶让山景更显开阔。他们拄着竹杖沿着蜿蜒山溪前行,山林空旷让视野开阔,云雾深处仿佛藏着佛法真谛。
中间部分写得特别热闹:寺庙钟鼓声里,众人像跳舞的龙象般欢腾。带着美酒与知己同游灵山,八九个志同道合的朋友都是不拘小节之人。他们现捕鲜鱼做菜,采摘野花佐酒,把修竹当作舞动的翠袖,听泉声代替歌唱。
结尾最有深意:当大家尽兴后登上山顶,点明只有保持本真性情的人,才能达到"六通"(佛教指六种超凡能力)的境界。这其实是说,在自然中放纵天性、保持真我,就是最高的修行。
全诗妙在把一次秋游写得既有烟火气(吃喝玩乐)又有禅意,告诉我们真正的修行不必正襟危坐,和朋友纵情山水、保持真性情,就是最好的生活态度。诗中"现捕鲜鱼"、"折花饮酒"这些细节,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感受到那份快意潇洒。
周才
周才(一二三九~一二九五),字仲美,馀杭(今浙江馀杭西南)人。理宗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辟为沿江制置使机宜文字。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以疾归,筑室居吴。元成宗元贞元年卒,年五十七。有《吴塘集》,已佚。事见《海虞文徵》卷二○《宋沿江制机检察水步兵周君墓志铭》。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