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溪

四山凝碧一江横,读尽唐碑万感生。
却想老仙明月夜,度香桥下听溪声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浯溪边读唐碑时的所见所感,语言简洁却意境深远。

前两句写景:四周青山苍翠欲滴,一条江水横贯其中。诗人读完唐代的石碑,心中涌起万千感慨。这里用"凝碧"形容山的颜色,仿佛绿色凝固在山间;"一江横"则让画面有了流动感。读碑后的"万感生"说明历史遗迹触发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后两句转入想象:诗人联想到当年(唐代)的文人雅士("老仙"),在明月之夜走过飘着香气的桥,静静聆听溪水的声音。这里"度香桥"的香气可能是桥边花草的自然芬芳,也可能是文人心中诗意的想象。"听溪声"这个细节特别生动,让人仿佛能听到流水潺潺,感受到古人亲近自然的闲适心境。

全诗妙在把眼前的山水、历史的痕迹和诗人的遐想融为一体。我们读诗时,不仅能看见青山水影,还能感受到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古今文人面对美景时,那份对自然的喜爱和对历史的沉思是相通的。

臧辛伯

臧辛伯,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孝宗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进士(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六)。宁宗时通判永州(光绪《湖南通志》卷一一二)。今录诗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