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薄醉难禁漏点长,几回支枕向空床。
凉风动竹夜三鼓,明月点花时半墙。
新梦不成如昨梦,故乡无主似他乡。
芙蓉欲寄何由采,白雁一声山水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里的孤独与乡愁,语言细腻,情感深沉。

首联“薄醉难禁漏点长,几回支枕向空床”写诗人微醉后难以入睡,听着更漏声觉得时间漫长,多次靠在枕头上望着空荡荡的床。这里的“空床”暗示孤独,可能是思念远方的人或回忆过往。

颔联“凉风动竹夜三鼓,明月点花时半墙”是精彩的景物描写:深夜凉风吹动竹林,月光像点缀花朵般照亮半边墙。这两句用动态的“动”和“点”字,把秋夜的清凉与静谧写得生动可感。

颈联“新梦不成如昨梦,故乡无主似他乡”转入内心感受:想做个新梦却像昨天的梦一样难以实现,故乡因为人事变迁(可能指亲人离世或离家)变得像陌生地方。这里用“无主”表达物是人非的沧桑感。

尾联“芙蓉欲寄何由采,白雁一声山水苍”是情感升华:想采芙蓉(象征思念)寄给远方却无从下手,突然听到白雁鸣叫,只见山水苍茫。以雁鸣和苍茫山水作结,把无法排遣的愁绪融入广阔天地间。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点花”形容月光,新颖灵动; 2. 通过“新梦/昨梦”“故乡/他乡”的对比,强化怅惘; 3. 结尾的雁声与苍山,让个人愁绪有了画面感和空间感。

诗人通过失眠的夜晚、风吹竹影、月光照墙这些具体场景,把漂泊在外的孤独、对故乡物是人非的感慨,表达得含蓄又深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