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哀悼张百熙的,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上联说的是张百熙在教育改革时期担任重要职务("提学"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在广东地区("粤峤"指岭南)被众人敬仰,是教育界的泰斗人物("宗匠"即大师)。这里突出了他在教育领域的崇高地位和影响力。
下联讲的是他去世后获得朝廷追封的荣耀("饰终"指死后哀荣,"易名"指赐谥号),将他比作历史上著名的河间献王(汉代儒学大师),说他是继河间献王之后又一位杰出的儒学大臣。
全联通过对比手法,既写了张百熙生前的教育功绩,又写了他死后获得的殊荣,用历史名人作比,既表达了哀思,又高度评价了他的历史地位。语言凝练,对仗工整,情感真挚而不浮夸,是一首很有分量的挽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