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蔡锷联

兼擅鲁仲连申包胥之长,不帝秦,能复楚;
独以李卫公戚少保自任,无寿考,有令名。

现代解析

这副对联用历史人物作比,赞美了蔡锷将军的品格和功绩。我们可以分两部分理解:

上联将蔡锷比作两位古代义士:
1. "鲁仲连"是战国时拒绝屈服于强秦的硬骨头,"不帝秦"指蔡锷像他一样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
2. "申包胥"是春秋时哭求援兵复兴楚国的忠臣,"能复楚"比喻蔡锷成功发动护国战争,捍卫共和。

下联用两位名将形容蔡锷的人生:
1. "李卫公"是唐朝开国功臣李靖,暗示蔡锷的军事才能。
2. "戚少保"是抗倭英雄戚继光,突出蔡锷的爱国精神。
"无寿考"惋惜他英年早逝(蔡锷34岁病逝),"有令名"则肯定他留下不朽美名。

全联通过四个历史人物的典故,既展现了蔡锷"硬气+忠诚+善战+爱国"的立体形象,又巧妙概括了他反袁护国的主要功绩。用古人比今人,让读者能通过熟悉的历史故事,快速理解蔡锷的伟大之处。最后"短命但流芳"的对比,更强化了对其早逝的惋惜和功业的敬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