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春恨 寄人(1971年)
弱柳惊寒,风乍起,几点野梅明灭。
深巷无人,东城风景,恰是春时节。
高楼悄悄,有人一晌愁绝。
闻道春讯常迟,春心难问,草草还轻别。
纵使春来常驻此,忙煞许多蜂蝶。
算到如今,伤春岁岁,换了青青发。
却怜秋夜,独倚清光寒澈。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充满春恨与思念之情的词作,以一个女子在春天的视角展开,描绘了她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远方情人的思念。
1. 词首句“盈盈眉眼,新睡破,犹倚云屏慵怯”,描绘了一个刚刚睡醒的女子形象。她的眼神充满春意,但仍然带着慵懒与无力感。她靠着屏风,似乎还在半梦半醒之间,透露出一丝迷茫与不舍。
2. “弱柳惊寒,风乍起,几点野梅明灭。”这里以景生情,用春天的柳树和梅花作为背景,形容春风乍起带来的寒意让柔弱的柳树摇曳生姿,而野外的梅花则在风中摇曳闪烁。这既是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也隐喻了女子内心的起伏不定。
3. “深巷无人,东城风景,恰是春时节。”这里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深巷里寂静无人,东城的景色正是春意盎然的时候。这样的环境更加勾起了女子的春愁和对情人的思念。
4. “高楼悄悄,有人一晌愁绝。”女子的思绪上升到高楼之上,这里的“高楼”常常在古代诗词中作为望远思乡的象征。她独自在高楼上,一时间忧愁到了极点。
5. 下片开始,“闻道春讯常迟,春心难问”,女子感叹春天的信息总是来得太迟,她的心情难以捉摸和表达。这里的“春心”既指对春天的感受,也暗指对情人的思念之情。
6. “纵使春来常驻此,忙煞许多蜂蝶。”如果春天能够永远停留在这里,那么会有许多蜂蝶来忙碌。这里以春天的常驻为假设条件,暗示了女子的美好愿望和对现实的不满。
7. “算到如今,伤春岁岁,换了青青发。”时间流转,女子年年为春愁所伤,连头发都换了几度青色。这里以女子的视角表达了时光流转与春愁的累积。
8. 最后两句“却怜秋夜,独倚清光寒澈”,将思绪从春天拉回到秋夜。女子在寒冷的秋夜独自倚靠,感到一种孤独和无助。这里的秋夜寒冷与前面的春愁形成了呼应,更加凸显了女子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词以女子的视角和情感为主线,通过春天的景色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她的春恨与思念之情。词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都非常生动和深刻,让人感受到女子内心的波澜和情感的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