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雨二首 其二

去年优诏下明光,拜赐蠲租喜欲狂。
岂意春农归浩荡,遂令生事转凄凉。
护持松菊欣无恙,点检琴书湿不妨。
野哭陆沉俱在眼,可能图画献君王。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农民在经历一场大雨后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去恩惠的感激,也有面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开头两句回忆去年皇帝下诏免除租税时的狂喜,农民们当时觉得生活有了希望。但紧接着三四句转折,没想到今年春天一场大雨冲毁农田,让生计重新陷入困境。"浩荡"形容雨势之大,"凄凉"则表现农民的无助。

五六句通过具体生活细节展现矛盾心理:松树菊花没被雨打坏值得高兴,琴书被淋湿也无所谓——表面是自我安慰,实则暗示更严重的损失。最后两句最为沉重:眼前到处是因水灾痛哭的农民,整个乡村仿佛沉没在水中,这样的惨状怎么画给皇帝看呢?"陆沉"既指被水淹没,也暗喻社会动荡。

全诗通过大雨前后的对比,揭露了古代农民靠天吃饭的脆弱性。即使偶尔得到朝廷恩惠,一场自然灾害就能让希望破灭。诗人用朴素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农民笑容背后的辛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