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峰篇

爱山爱孤峰,峰高不可即。
诛茅卧其旁,凭轩看空碧。
袅袅金芙蓉,海霞荡日夕。
下有蛟龙盘,波涛起渊宅。
我思天柱遥,汉江渺奇迹。
亦有匡庐幽,谁能奋羽翮。
对此聊自怡,冥搜但只尺。
浮云倏蔽亏,白日惨无色。
蔽亏良有时,我情自不易。
请看石上萝,绸缪永为适。

现代解析

这首诗《爱峰篇》描绘了诗人对一座孤峰的深情向往和内心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对孤峰的向往 诗人开篇就说"爱山爱孤峰",但这座山峰太高了,难以到达("峰高不可即")。于是他在山脚下搭了个茅草屋("诛茅卧其旁"),每天透过窗户欣赏蓝天("凭轩看空碧")。这里展现了诗人对高洁事物的向往,以及甘愿"远观而不亵玩"的谦卑态度。

2. 壮丽的自然景观 诗中用"金芙蓉"形容晚霞中的山峰,用"海霞荡日夕"描绘落日余晖的壮美。山下有蛟龙盘踞、波涛汹涌的想象("下有蛟龙盘"),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神秘而震撼的自然画卷。

3. 对名山的追忆 诗人联想到天柱山和汉江的奇迹,又提到幽静的庐山,表达了对其他名山的向往("谁能奋羽翮"是说自己没有翅膀飞去看)。这说明眼前这座孤峰让他产生了对天下名山的无限遐想。

4. 人生哲理的感悟 当浮云遮住太阳时("浮云倏蔽亏"),世界暂时暗淡,但诗人坚信阴霾终会散去("蔽亏良有时"),就像他对这座山峰的热爱永不改变("我情自不易")。最后用石上攀援的藤萝作比,说明真正的适应是像植物一样与自然和谐共存("绸缪永为适")。

全诗通过描绘一座孤峰,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处变不惊"的人生态度。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不可到达却依然守望的深情,就像我们现代人追求某些理想时,即使难以实现,也愿意保持向往和敬畏之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