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始平公贻一二宾僚

儒冠蔼蔼从平津,东阁由来盛众宾。
终始何尝忘教育,高卑曾不间疏亲。
共陪樽俎无虚日,空喜溪山得主人。
白雪屡歌殊未和,自知羞愧后车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文人雅集的温馨场景,展现了主人热情待客、重视教育的品格。

开头用"儒冠蔼蔼"形容宾客们文雅从容的风度,"东阁"指代主人招待宾客的场所,暗示这里经常高朋满座。主人对待宾客一视同仁,不分亲疏贵贱,始终把教育培养后辈放在心上。

中间四句生动描写了聚会场景:主客把酒言欢、游山玩水,相处十分融洽。但诗人谦虚地说自己就像跟在豪华马车后的尘土,面对主人高雅如"白雪"般的诗歌才华,总觉得自己的和诗配不上。

全诗通过雅集的细节,既赞美了主人好客重教的品德,又流露出诗人谦逊的态度。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不分彼此、其乐融融的氛围,以及文人之间以诗会友、相互欣赏的情谊。诗中"白雪"比喻高雅的诗作,"后车尘"自谦才疏学浅,这些比喻既形象又富有文人特色。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