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塘谷歌
赤符真人起濠梁,怒骑长鲸鞭八荒。
歌风慷慨思猛士,熊罴螭虎俱腾骧。
就中常公称最雄,射弓走马如游龙。
二十登坛古来少,侧目久已无重瞳。
搴旗采石开帝业,洗刀鄱湖成大功。
是时毗陵尚翻覆,城头呜呜夜吹角。
元戎受诏亲点兵,貔貅十万疾若神。
毗陵城外阴云横,牛塘谷中鼍鼓鸣。
战酣气奋鼓益震,诸军愿死不愿生。
狼烽惨黯日月黑,巨驳迸裂天地昏。
前徒倒戈厥角崩,长驱直入无坚城。
此事由来三百载,长林巨壑依然在。
细草青青满谷田,寒流漭漭浸平川。
沙禽水鹤巢荒垒,野寺孤村起夕烟。
村边老人向予说,谷口犹存阵图石。
秋雨苍凉咽暮笳,霜天彷佛驰鸣镝。
不见凌烟百尺高,堪悲大树蟠空壁。
呜呼往事何茫茫,听罢如过古战场。
乱后川原转萧瑟,白头吟望赋牛塘。
歌风慷慨思猛士,熊罴螭虎俱腾骧。
就中常公称最雄,射弓走马如游龙。
二十登坛古来少,侧目久已无重瞳。
搴旗采石开帝业,洗刀鄱湖成大功。
是时毗陵尚翻覆,城头呜呜夜吹角。
元戎受诏亲点兵,貔貅十万疾若神。
毗陵城外阴云横,牛塘谷中鼍鼓鸣。
战酣气奋鼓益震,诸军愿死不愿生。
狼烽惨黯日月黑,巨驳迸裂天地昏。
前徒倒戈厥角崩,长驱直入无坚城。
此事由来三百载,长林巨壑依然在。
细草青青满谷田,寒流漭漭浸平川。
沙禽水鹤巢荒垒,野寺孤村起夕烟。
村边老人向予说,谷口犹存阵图石。
秋雨苍凉咽暮笳,霜天彷佛驰鸣镝。
不见凌烟百尺高,堪悲大树蟠空壁。
呜呼往事何茫茫,听罢如过古战场。
乱后川原转萧瑟,白头吟望赋牛塘。
现代解析
这首《牛塘谷歌》用生动的战争场面和沧桑的历史感,讲述了一个关于英雄、战争与时光流逝的故事。我们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英雄崛起(开篇到"洗刀鄱湖成大功")
诗歌开头像电影镜头般展现了一位从濠梁(今安徽凤阳一带)起兵的英雄(暗指明太祖朱元璋)。他像骑着巨鲸的仙人般威猛,用"鞭打八方"的霸气开创基业。其中特别突出了一位姓常的猛将(可能是常遇春),他二十岁就当统帅,箭术骑马样样精通,在采石矶、鄱阳湖等战役中立下大功。
2. 激烈战场("是时毗陵尚翻覆"到"长驱直入无坚城")
镜头转到毗陵(今常州)战场:军号在黑夜响起,十万大军如神兵天降。牛塘谷中战鼓震天,战士们宁愿战死也不退缩。这里用"日月黑""天地昏"等夸张描写,让人仿佛看到飞沙走石的惨烈厮杀,最终起义军攻破城池。
3. 沧桑变迁("此事由来三百载"到结尾)
三百年后,曾经的战场已变样:青草长满山谷,河水静静流淌,沙洲上水鸟筑巢,只有村口老人还能指着石头阵图讲述当年。秋雨中的号角声、霜天里的箭啸声都成了幻影,英雄的画像早已褪色,只留下老树盘绕的空墙。最后诗人望着萧瑟的景色,感慨历史如烟。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战争与和平的对比:前半段金戈铁马,后半段田园牧歌,凸显时光的力量
- 英雄传说的民间记忆:通过村老之口传递历史,让宏大叙事有了人情味
- 画面感极强的描写:无论是"巨驳迸裂"的爆炸,还是"沙禽水鹤"的宁静,都像电影画面般鲜明
- 深沉的怀古情怀:最后"白头吟望"的诗人形象,让读者自然联想到所有辉煌终将归于平淡的人生哲理
就像我们站在古长城遗址前的感觉一样,这首诗让人既震撼于历史的壮阔,又唏嘘于岁月的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