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词 其二

自怜身世太凄凉,幸遇知音玉尺量。
直道此才无敌手,每称难得有情郎。
遗文序早求张说,诔笔词还属谢庄。
痴欲凭棺成一恸,深思岂是泪能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才女对自己凄凉身世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珍惜。

第一句“自怜身世太凄凉”,直接点明她觉得自己的人生很悲苦,充满孤独和无奈。

第二句“幸遇知音玉尺量”,意思是幸好遇到了真正懂她的人(“知音”),并且这个人能公正地评价她的才华(“玉尺量”比喻衡量才学的标准)。

第三、四句“直道此才无敌手,每称难得有情郎”,是说这位知音不仅认可她的才华无人能比,还常常称赞她是个难得的深情之人。

第五、六句“遗文序早求张说,诔笔词还属谢庄”,用了两个典故:张说是唐代文豪,谢庄是南朝才子,擅长写悼念文章。这里的意思是,她希望自己的文章能被名家赏识(像张说那样作序),而悼念她的文字也要由像谢庄那样的才子来写。

最后两句“痴欲凭棺成一恸,深思岂是泪能偿”,表达了她内心的悲痛——她甚至想趴在棺材上痛哭一场,但再多的眼泪也无法偿还这份深厚的情谊。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对自身命运的哀叹,也有对知音难得的感激,情感真挚而深沉。她渴望自己的才华被认可,也珍视那份难得的理解与情谊,最后以无法用眼泪偿还的深情作结,令人动容。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