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希招集练江醉宿清净寺

冬霜万壑阴,江永日将夕。
画舫泛容与,川暝光愈白。
急风吹烛花,谷响合歌拍。
小榼僧厨来,蔬笋界方格。
语笑酒易倾,如以桐扣石。
柱史如枯禅,城市无一宅。
酒深思啜茗,同作虎溪客。
贝叶启禅书,梅花落瑶席。
坐久闻妙香,一榻随所择。
睡乡钟鼓鸣,林鸟翻旅翮。
吾亦步下山,佛灯犹照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朋友在冬日傍晚乘船游玩、夜宿寺庙的闲适场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禅意美。

开篇用"冬霜""日暮"等意象勾勒出清冷的江景,但"画舫泛容与"(小船悠闲漂荡)立刻带出轻松氛围。急风吹烛时,山谷回声与歌声奇妙混合,僧人送来素斋小食,大家用蔬菜竹笋在食盒里分格而食——这些细节充满生活趣味。

"桐扣石"的比喻(像用桐木敲击石头般清脆)形容酒杯碰撞的欢快声响,而"柱史如枯禅"(官员像入定的老僧)的调侃,展现了人物反差萌。酒后想喝茶解腻,众人仿佛成了"虎溪三笑"典故里那些超脱的隐士。

深夜读佛经时梅花飘落禅席,久坐能闻到特殊香气,随意选张床榻休息——这些画面传递出随性自在的禅意。结尾钟声鸟鸣中下山,佛灯仍映照墙壁,留下余韵悠长的空灵感。

全诗妙在把朋友聚会写得既热闹又清雅:有酒肉欢歌,却不失方外之趣;身处寺庙,却充满人间烟火。这种"半醉半醒"的状态,正是古人追求的精神自由——在世俗与超脱之间找到平衡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