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到陈庄

出郭东门古道斜,独骑款段稳于车。
春才三月已两月,村旧百家无十家。
山径低飞鬼蛱蝶,野塘竞噪官虾蟆。
东风不奈晚愈恶,吹散满身杨白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清明时节独自骑马去陈庄的所见所感,通过路上的荒凉景象和奇特生物,暗含对时代动荡的感慨。

开头两句写主人公从城东门出发,沿着歪斜的古道骑马慢行,马儿走得比车还稳。这里用"款段"形容马步缓慢,营造悠闲又略带孤寂的氛围。

中间四句最精彩。先是用数字对比制造荒凉感:春天才过三个月,却像过了两个月那么漫长(暗示日子难熬);原本有百户人家的村庄,现在剩下不到十户。接着用"鬼蛱蝶"和"官虾蟆"两个诡异意象:山间小径上蝴蝶像鬼魂般低飞,野塘里蛤蟆像当官的一样聒噪。这些异常生物暗示社会的不正常,讽刺官场的喧嚣。

最后两句写东风越晚越猛烈,吹得主人公满身杨花。这里"东风"暗指时代变迁的力量,"杨白花"象征飘零的命运,暗示个人在动荡中的无力感。

全诗妙在表面写清明踏青,实则通过荒村、鬼蝶、官蛤蟆等意象,折射出当时社会的衰败与混乱。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每个画面都透着对世道变迁的忧虑,这种含蓄的批判手法正是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