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寺纳凉简山中同志

岩阴崖翠隐玲珑,高阁回廊塔院通。
愁见炎埃妨下界,快闻铃语堕虚空。
江云尽敛舒山月,野鹤群飞趁晚风。
为报白莲堪结夏,幽期能许社相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里在鸡鸣寺避暑的闲适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清净自然的向往和对尘世烦扰的厌倦。

前两句写景:山岩背阴处绿意葱茏,寺院的楼阁、长廊和佛塔相互连通。这里用"隐玲珑"形容寺院建筑若隐若现的精致美感。

中间四句写感受:诗人厌倦尘世的炎热烦扰("炎埃"指尘世的热气与尘埃),却喜欢听寺庙檐角风铃的清脆声响。看着江上云散月出,野鹤乘着晚风成群飞翔,这些自然景象让他感到惬意。

最后两句表达愿望:诗人想告诉山中友人,这里的白莲开得正好,适合避暑修行("结夏"是佛教用语,指僧人夏季静修),希望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在此隐居。"社相同"指与志趣相投的人结社同修。

全诗通过对比尘世烦热与山中清凉,展现了诗人追求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心境。语言清新自然,写景生动,把寺庙的幽静与山间的野趣融合得恰到好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