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壶山寺步师远上人韵

旭日耀禅林,曈眬晃虚室。
观心得无为,颇觉诗思逸。
得句祈疾书,振衣陡焉失。
持此證空空,一笑堕不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寺庙中的宁静画面,以及诗人在此情此景下感悟禅意、捕捉诗思的过程。

开头两句"旭日耀禅林,曈眬晃虚室"描绘了朝阳照耀寺庙的景象,阳光透过窗户在空寂的禅房中摇曳。这里用"虚室"既指实际的禅房,也暗喻诗人空明的心境。

中间四句写诗人的感悟过程。"观心得无为"是说静心观察内心,体会到道家"无为"的境界;"颇觉诗思逸"则表现灵感涌现的畅快。"得句祈疾书"生动刻画了诗人急切想记录下灵感的样子,但"振衣陡焉失"又写出灵感稍纵即逝的遗憾。

最后两句"持此證空空,一笑堕不律"是点睛之笔:诗人想用这稍纵即逝的灵感来印证"空"的禅理,却发现自己又落入了执着文字的窠臼,于是自嘲一笑。这里的"不律"指写作的规矩,暗示诗人意识到过分追求文字表达反而违背了禅意。

全诗通过一个日常片段,展现了禅意与诗思的微妙关系:既要在宁静中获得灵感,又要超脱对文字的执着。诗人用轻松幽默的笔调,写出了修行者常遇到的矛盾心境,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体会禅理。

方凤

(1240—1321)宋元间婺州浦江人,一名景山,字韶卿(韶父),号岩南。宋末恩授容州文学,入元不仕。善为古今诗,不缘雕琢,体裁纯密,自成一家。有《存雅堂稿》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