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偶成呈彦举

高阳今日是重阳,与客凭高送一觞。
白首相逢俱老大,黄花随地看芬芳。
故园三径都荒了,目断晴空归路渺。
人生暮景更天涯,眼中愁绪知多少。
寒风萧萧吹我衣,酒阑莫遣帽檐欹。
我歌老圃秋容句,君诵渊明归去辞。
我歌君和日欲夕,我醉君扶君须力。
明年此会还相忆,江东暮云千里隔。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重阳节时,诗人与朋友登高饮酒、感慨人生的场景,充满了对时光流逝和故乡思念的复杂情绪。

开篇直接点明重阳节,和朋友一起登高喝酒。两人都已白发苍苍,看着遍地盛开的菊花,感叹岁月不饶人。这里用"黄花"(菊花)点明秋季,也暗示重阳节的传统赏菊习俗。

中间部分情绪转向深沉:故乡的小路早已荒芜,望着晴朗的天空却找不到回家的路。人到晚年却漂泊在外,眼中的忧愁数也数不清。寒风吹动衣襟,喝醉后帽子歪了也顾不上整理,这些细节生动表现了老人的落寞。

最后写两人一唱一和,一个吟咏秋天,一个背诵陶渊明的《归去来辞》,直到太阳西斜。喝醉后互相搀扶,约定明年还要相聚,却又预感到将来可能天各一方。结尾"江东暮云千里隔"用开阔的暮色景象,把离别的不舍渲染得更加悠长。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意境。通过饮酒、赏菊、吟诗这些重阳节的传统活动,写出老年人对时光的珍惜,对故乡的眷恋,以及知交难得的温暖。语言朴实自然,就像两位老友聊天一样亲切,但字里行间都是对人生况味的深刻体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