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子冈
风流晋人物,康乐性乐山。
文选数十诗,大半皆林泉。
未知当时士,多少肥遁贤。
投书犯世网,何如康乐阡。
小隐华子冈,世事成云烟。
高风辋川期,师法甪里传。
倘悟神仙诀,千载如眼前(清曾燠《江西诗徵》卷一八)。
文选数十诗,大半皆林泉。
未知当时士,多少肥遁贤。
投书犯世网,何如康乐阡。
小隐华子冈,世事成云烟。
高风辋川期,师法甪里传。
倘悟神仙诀,千载如眼前(清曾燠《江西诗徵》卷一八)。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谢灵运(康乐)隐居山林的生活为引子,探讨了古代文人面对世俗与隐逸的选择。
前四句说谢灵运是东晋的风流人物,天性爱山水,他《文选》里的诗大半描写林泉美景。这里点出古代文人向往自然的本性,山水诗成为他们精神的寄托。
中间四句抛出问题:当时那么多士人,有几个能真正放下名利去隐居?就算有人想学谢灵运归隐,但现实如一张大网困住他们,哪比得上谢灵运自由地走在山间小路上?这里暗含对现实束缚的无奈。
后六句转到“华子冈”(王维隐居地),说小隐于此便能看淡世事,像王维在辋川那样超脱,或像隐士甪里先生一样清高。最后两句升华:如果参透神仙般的境界,千年光阴也不过一瞬,强调隐逸能让人超越时间,获得精神自由。
核心魅力在于对比:世俗羁绊 vs 山林自在。诗人用谢灵运、王维等例子,告诉读者真正的超脱不在逃避,而在心境——哪怕身处纷扰,也能像隐居者一样保持内心宁静。语言平实,但把“隐逸”从地理选择升华为精神追求,引人共鸣。
邹斌
抚州临川人,字俊甫,一字倩父。宁宗嘉定四年进士。制置使赵方尝委经理三关形胜,措置有方。好学敏识,家聚书万卷,学者称南堂先生。有《南堂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