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张昌在应庵壁上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他超脱世俗、清心寡欲的形象。
前两句"绝离声尘二十春,飘然风骨鹤兼云"是说:张昌已经远离尘世喧嚣二十年,他的气质像仙鹤一样飘逸,像白云一样自在。这里用"鹤"和"云"两个意象,生动表现了道士超凡脱俗的气质。
后两句"庵中澹泊无馀物,一颗仙丹酒百分"描写了庵内的简朴生活:房间里空荡荡的没什么多余物品,只有一颗仙丹和可以喝一百次的酒。这里的"一颗仙丹"可能是修炼用的丹药,"酒百分"则用夸张手法表现酒的珍贵,暗示虽然物质简单,但精神世界很富足。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塑造了一位远离尘世、清心修炼的道士形象。诗人用"鹤"、"云"、"仙丹"这些富有道教色彩的意象,营造出空灵飘逸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虽然物质条件简单,但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却十分充实,这种生活态度对现代人追求简单生活也有启发意义。
赵抃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