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南定楼饮同官

谁将明星贴天宇,州国宫垣象官府。
更将四七随天旋,常以昏中殷四序。
迢迢河汉冲秋旻,前有苍龙履玄武。
牵牛正向西南来,左右两旗北河鼓。
鼓星之侧为天桴,鼓上三星为织女。
何年人号天女孙,便把牛郎拟夫妇。
不知此是天关梁,河汉之津有常度。
晦明伏见莫非教,肯为文人给嘲侮。
班曹庾谢犹讆言,世上儿曹更堪数。
临风三诵大东诗,须信词章有今古。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七夕星空为背景,巧妙地将天文现象与人间情感交织在一起,既有科学观察又有浪漫想象。

开头描写诗人仰望星空,看到星星像被贴在天空的幕布上,星座排列如同人间的官府城池。四七二十八星宿随天旋转,对应着四季更替。这里展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中间部分详细描绘了银河、苍龙星座、玄武星座等天象,特别点出牵牛星(牛郎)和织女星的方位关系。诗人质疑:是谁把这两颗星比作夫妻的?其实它们只是银河上的固定坐标。这里暗含了对牵牛织女传说的理性思考。

最后诗人批评文人墨客随意编造星空传说,认为这些杜撰是对天象的亵渎。他推崇《诗经·大东》这样严谨描写星象的古典作品,强调文学作品应该尊重事实真相。

全诗最精彩之处在于:既展现了星空之美,又保持科学态度;既承认传说的浪漫,又坚持求真精神。这种理性与诗意的平衡,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思辨气质。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