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示友人 其二

自过中年厌此身,劳劳生计为衰亲。
早无能事谐流辈,祇有伤心胜古人。
篱下寒花非笑伴,檐前饥雀是□宾。
街东日日期相访,愁盼风前一绺尘。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中年人的生活感慨,读起来像是一位疲惫的父亲在和朋友倾诉心事。

开头两句直接点明主题:人到中年开始讨厌自己这副身躯,整天忙忙碌碌只是为了养活年迈的父母。"劳劳生计"四个字特别形象,让人仿佛看见他奔波劳碌的身影。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写自己的处境:年轻时就没本事讨好同辈人,现在活得比古人还心酸。家里篱笆下的菊花不能陪他解闷,屋檐下饿着肚子的麻雀倒是常客。这里"饥雀"后面缺的那个字,可能是"常"或者"穷",都是说家里冷清到只有麻雀来做客。

最后两句最动人:他天天盼着住在街东的朋友来访,愁苦时只能望着风中扬起的一缕尘土发呆。这个"一绺尘"的细节特别打动人,既写出了街道的空旷寂寥,又暗示他等待的焦急和生活的灰暗。

整首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普通人聊天一样朴实。但它把中年人的辛酸、孤独和对友情的渴望都写活了。特别是最后那个望尘的镜头,让每个为生活奔波的人都能感同身受。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