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胥庙

江上潮声日夜流,鸱夷未散霸图收。虎狼敌国英雄恨,麋鹿荒城鬼魅愁。

西子捧心终作祟,越王尝胆始成谋。一人存失兴亡系,楚水吴山尽是秋。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伍子胥庙为背景,通过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象的融合,表达了英雄壮志未酬的悲凉和朝代兴衰的感慨。

前两句写钱塘江潮水日夜奔流,暗喻历史长河不停歇,而伍子胥(鸱夷指他的尸体被装入皮袋投江)的霸业宏图却未能实现。潮声与霸图的对比,凸显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中间四句用虎狼(比喻强敌)、麋鹿(象征荒芜)等意象,描绘了吴越争霸的残酷:英雄含恨、城池荒废。西施捧心的典故暗示美色误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则展现隐忍成功的智慧,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一个人的存亡(伍子胥)竟关系国家兴衰,如今楚吴故地只剩萧瑟秋景。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用"尽是秋"的苍凉画面,传达出对历史沧桑的深沉慨叹。

全诗通过江水、荒城、秋景等意象层层渲染,将历史事件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英雄悲歌与历史无常的双重震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