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悠闲自得的隐士生活场景,充满生活趣味和哲理思考。
前两句"西林叶幄已藏鸦,若比蜗牛信可誇"用生动的比喻展现生活情趣:西边树林茂密的叶子像帐篷一样遮住了乌鸦,诗人调侃说这样的环境连蜗牛都会觉得值得夸耀。这里用乌鸦、蜗牛这些普通小生物,反衬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
后两句"更约此君成莫逆,北窗高卧看纷华"进一步深化主题:诗人邀请志同道合的朋友成为知己,一起在北窗下躺着,冷眼旁观世间的繁华喧嚣。"北窗高卧"这个典故出自陶渊明,代表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全诗通过"叶幄藏鸦"、"蜗牛可誇"等接地气的意象,把隐逸生活写得妙趣横生。最后"看纷华"三个字画龙点睛,表达了诗人不慕荣利、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这种将深刻哲理融入日常小景的写法,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