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净慈寺

萧萧湖上寺,夜色满禅堂。
客梦留初地,钟声出上方。
石泉寒到枕,山月近侵床。
结习除难尽,拈花问觉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净慈寺过夜的宁静体验,充满了禅意和自然之美。

开头两句"萧萧湖上寺,夜色满禅堂"用简单画面带出场景:湖边寺庙在风中显得寂寥,夜色笼罩着禅房。这里"萧萧"是风吹树叶的声音,让人感受到环境的清幽。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部分。"客梦留初地"说旅人暂住在这佛门净地;"钟声出上方"写寺庙钟声从高处传来,营造出空灵氛围。"石泉寒到枕"写泉水声仿佛带着凉意传到枕边;"山月近侵床"说月光好像要爬上床来,这两句把自然景物写得特别亲近,让人感受到山寺夜晚的清凉与静谧。

最后两句"结习除难尽,拈花问觉王"转入内心感悟。诗人说自己世俗的习惯难以完全消除,只好像佛陀拈花示众那样,向佛祖寻求觉悟。这里用"觉王"(指佛祖)和"拈花"的典故,表达了追求心灵解脱的愿望。

整首诗就像一幅水墨画:有声音(钟声、泉水)、有温度(寒意)、有光影(月色),还有人的内心活动。它把外在景物和内心感悟自然融合,让人感受到佛寺夜宿时那种远离尘嚣、心灵沉淀的特殊体验。最妙的是诗人没有刻意说教,而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让读者自己体会那份禅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