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台湾① 其二

金钱卅兆买辽回,一岛如何付劫灰。
强谓弹丸等瓯脱,却教锁钥委尘埃。
伤心地竟和戎割,太息门因揖盗开。
聚铁可怜真铸错,天时人事两难猜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悲愤的笔调痛斥清政府割让台湾的屈辱行径,字里行间充满爱国情怀。

首联用对比手法:清政府花巨资赎回辽东(指甲午战争后赔款赎辽),却轻易将台湾拱手让人,任由它遭受战火摧残。"劫灰"二字形象描绘台湾被侵略者蹂躏的惨状。

颔联讽刺清廷自欺欺人:明明台湾是重要战略要地(锁钥),却硬说它是无关紧要的边远小地(瓯脱),结果导致宝岛沦丧。这里用"委尘埃"三字,暗指台湾像被丢弃的尘土般遭人践踏。

颈联直指要害:最痛心的是通过"和谈"割地,最可叹的是像开门揖盗般放任侵略者。诗人用"伤心""太息"两个情感强烈的词,表达对卖国行为的愤懑。

尾联借用"聚铁铸错"的典故(古代用铁铸成"错"字比喻重大失误),哀叹这既是人祸也是天意难测。最后"两难猜"三字,既包含对昏聩统治者的谴责,也透露出面对国运衰微的无奈。

全诗像一篇声讨檄文,将割台之痛化为铿锵诗句。今日读来,仍能感受到诗人痛失国土的悲怆,以及警醒后人勿忘国耻的深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