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杨奎章母联

登堂不见断机人,况兼子妇同归,庭院荒凉,萱草秋霜增痛泪;
会葬忝为执绋客,正是清明将近,旗幡掩映,杏花春雨送仙灵。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哀悼杨奎章母亲去世的作品,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情感表达,传递出深切的悲痛和怀念。

上联(前半部分)描绘了丧母后的凄凉场景:走进家门,再也看不到母亲辛勤织布的身影,更让人心痛的是,儿媳也一同离世,让庭院显得更加冷清。用"萱草秋霜"比喻母亲去世后的家庭氛围——萱草代表母亲,秋霜则暗示生命的凋零,加深了失去至亲的哀伤。

下联(后半部分)写送葬时的情景:作者作为送葬队伍中的一员,在清明时节(传统祭祖节日)为逝者送行。飘扬的旗幡与春雨中的杏花形成对比,既营造出肃穆的送别氛围,又用"杏花春雨"这样明媚的意象来祝愿逝者灵魂安息,体现了对生命消逝的复杂情感——既有悲痛,也有对逝者超脱的祝愿。

全联通过"生前家中场景"与"死后送葬场面"的对比,将日常生活的细节(如织布、庭院)与自然意象(秋霜、春雨)相结合,既真实又富有诗意,让读者感受到亲人离世带来的空虚和思念,同时也在哀伤中透露出对生命轮回的坦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