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寿诗

再造炎图抚太宁,龙楼毓德会千龄。
三宫叠矩深邦本,两曜重光炳帝庭。
自古东明陪出日,祗今南极是前星。
钧天岁岁家人礼,长对瑶阶第四蓂。
并世勋华照古今,朱明彩服侍尊临。
邦家大庆重亲养,社稷元良万国心。
菊露壶觞秋色正,桂风殿阁月香深。
欲知天序无疆处,铜律声中治世音。

现代解析

这首《东宫寿诗》是一首为皇太子祝寿的宫廷贺诗,用华美的语言描绘了皇家庆典的盛况,同时暗含对太子德行与国家未来的期许。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皇家气象的生动展现 诗中用"龙楼""瑶阶""钧天"等富丽堂皇的意象,构建出宫廷寿宴的恢弘场景。比如"桂风殿阁月香深"这句,仿佛让人闻到月下宫殿飘来的桂花香,既有视觉美感又有嗅觉体验。而"铜律声中治世音"则用编钟雅乐象征太平盛世,展现皇家礼仪的庄重。

2. 巧妙的政治隐喻 全诗处处暗含对太子的政治期待:"两曜重光"用日月同辉比喻太子与皇帝的治国配合,"南极是前星"指南极星象征太子地位稳固。最有趣的是"菊露壶觞秋色正",表面写秋日寿宴的菊花酒,实则暗示太子正值(人生秋季的)壮年,该担当大任了。

3. 传统孝道的诗意表达 "邦家大庆重亲养"直接点出寿宴的核心意义——既是国事也是家事,强调太子既要治国也要尽孝。最后"治世音"的结语,把家庭伦理(家人礼)与国家治理(铜律声)完美融合,体现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政治理念。

全诗就像一幅金碧辉煌的宫廷工笔画,既有"菊露""桂香"的细腻笔触,又有"日月同辉"的宏大构图,在祝寿的喜庆中传递着对贤明储君的期待,是典型的"以礼入诗"的宫廷文学作品。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0